老陈自去年起频繁跑厕所,大便也不成型,起初以为是肠胃问题,服用了几天止泻药没见好转,反而有时即便没怎么吃东西,仍然能拉3、4次。几个月过去,他体重减轻了十几斤,还常感到异常腹痛。意识到情况严重后,他赶紧就医。经过腹部CT检查,结果显示胰腺有一个低密度肿块,进一步检查后被确诊为胰腺癌,并已向周围腹腔转移。医生表示无法手术处理,最终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年。老陈的经历无疑给大家敲响了警钟。
一、胰腺癌的生存率及早期症状
胰腺癌是许多癌症中最为隐蔽但危害极大的类型。许多患者确诊后不到一年就迅速恶化,因此被称为“癌中之王”。胰腺癌生存率低,主要是因为其进展快、恶性高、侵袭性强。出现转移后,几乎没有有效的干预手段。即使术后,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也很高。统计数据显示,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5%,晚期更低,而不治疗的患者多在确诊一年内便会去世。
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仅为5%,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,往往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似。这使得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。此外,胰腺位于身体深处,常规检查难以发现其异常。胰腺癌细胞超过90%的癌变率,加之肿瘤微环境的保护,使得肿瘤生长受限,能抵御免疫系统的攻击。
二、饭后异常表现警惕胰腺癌
胰腺癌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胃病,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饭后如出现以下三种异常,需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。
1. 腹痛腹泻:胰腺癌早期可能伴随腹部疼痛,但其疼痛性质与胃病不同。该痛感常与饮食无关且多为模糊,疼痛程度更剧烈,往往向腰背部放射,并在躺下时加重。同时,腹泻也是其常见症状,因癌症可能影响淀粉和脂肪酶的分泌。
2. 吃油腻食物后恶心:胰腺癌可能导致消化脂肪和蛋白质的功能下降,进而在摄入油脂食物后感到恶心不适。
3. 大便异常:若排便后大便表面有油膜,说明体内脂肪无法正常代谢,这可能是胰腺受到损害的信号。
三、防范胰腺癌的“罪魁祸首”
尽管胰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,但很多日常不良习惯被认为是高危因素,尤其饮食方面。不注意饮食不仅增肥风险,还可能干扰胰腺分泌。以下几类高危食物请尽量避免:
1. 高糖食品:如奶茶、蛋糕等,过量糖分不仅影响血糖管理,还可能损伤胰岛细胞,增加患病风险。
2. 动物内脏:内脏脂肪含量高,频繁摄入可能影响血脂水平,增加胰腺负担。
3. 油炸食品:这些食品含有大量油脂,长期摄入会加重胰腺工作压力,甚至增加癌变几率。
4. 过度加工食品:如香肠、方便面的添加剂多,反式脂肪酸含量高,长期摄入可能影响胰腺健康。
因此,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,减少以上食物的摄入,可以帮助降低胰腺病变风险,预防胰腺癌的发生。在此提醒大家,关注身体信号,定期检查,尤其是有高风险因素的群体,铭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,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尽量降低患病风险。
品牌词[J9九游会]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,共同守护身体健康。